朱君秋研究员近日获得华为“青年科学家创新支持计划”资助,成为山东大学第六位、软件学院第二位获得该项荣誉的教师。该计划由华为公司发起,旨在支持在关键基础研究领域具备创新潜力的青年学者,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操作系统、芯片设计等战略性技术方向,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并加速前沿技术落地。
朱君秋老师长期深耕图形学,特别是在面向智能制造需求下的人工智能驱动真实感建模与渲染方向取得系列突破。其研究聚焦于复杂外观的“智能测绘、表示与外观聚合”核心科学问题,涵盖微观细节材质、复杂灯具、毛发与布料等多类型目标的智能建模与渲染,相关成果已在医疗、教育、虚拟现实等多个实际场景中得到应用。
在布料建模与真实感渲染方面,朱君秋有效打破长期存在的“视觉真实感”与“渲染效率”之间的技术瓶颈,其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荣获2023年“欧洲图形学渲染研讨会”(EGSR)最佳论文奖及唯一的最佳视觉效果奖,所提出的布料渲染技术更被应用于电影《阿凡达:水之道》的视觉制作中,为该片斩获“2023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提供技术支撑。
朱君秋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曾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顶级高校图形学课程采纳,并在SIGGRAPH ASIA、SGP等权威会议上受邀作大会报告及课程讲授。她还担任SIGGRAPH ASIA 2024/2025、Pacific Graphics 2024/2025、EGSR 2025等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显示出在国际图形学领域的学术引领力。
华为“青年科学家创新支持计划”由公司研发系统发起,以“联合高校发现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每年遴选一批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突出潜力的青年学者给予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其在关键技术方向上实现原始创新。朱君秋此次入选,标志着其研究工作获得了产业界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华为在图形渲染和AI视觉技术布局上的前瞻视野。

从左到右依次为电影《阿凡达:水之道》,使用了朱君秋老师基于纱线的布料渲染工作、电影《可卡因熊》使用了朱君秋老师的毛发聚合的建模渲染工作、Meta Quest 3设备对布料的VR显示使用了朱君秋老师的基于表面的布料渲染工作。